作者:程国强(✅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,中国人民大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)
粮食最低收购价作为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底线机制1919装修公司,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最直接、有效的政策措施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(以下简称《决定》)提出,要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”“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”。近日国家公布的2025-2026年小麦最低收购✅价政策完善方案,是深入贯✅彻落实《决定》改革部署的重要举措,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创新实践装修公司企业精神,对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、稳定国家大局意义重大。
2004年以来,国家㊣对粮食主产区稻谷、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,旨在使农民种粮不亏本、卖粮不困难,以稳定粮食生产预期、保护种粮积极性。其实施机制是,国家每年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收益、市场供求和价格情况、世贸规则、宏观调控等因素,确定小麦、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执行预案,在作物播种前发布。新粮上市后,在规定的政策执行时间内,当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时,国家不启动执行预案,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,各类收购主体按照市场粮价自行收购;当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,国家启动最㊣低收购价执行预案,国家指✅定政策✅执行主体在规定的✅粮食主产区按照最低收购价挂牌收购农民交售的新产粮食,其他粮食企业则随行就市进行✅收购,促进粮㊣价合㊣理回㊣升。
20年的政策实践表明,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稳定价格总水平、引导结构调整、促进规模经营等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在粮食最低收购价以及补贴、保险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的共同作用下,我国粮食生产从2003年的8613亿斤增长到2023年的13908亿斤,增长61.5%,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,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。这不仅保㊣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基本消费需求,更为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重要支撑,为稳住国家大局发挥了“压舱石”“稳定器”作用。
当前全球粮价进入下行通道,国内外粮食市场供需持续保持宽松态势,价格偏弱运行,保障农民种粮收益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任务更加复杂艰巨。此次国家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方案,进一步明确了最低收购价保本兜底稳预期的政策定位,也释放了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、更加有效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改革信号。
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定位是保本兜底,就是以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为导向,将定价㊣水平锚定粮食生产成本,确保农民种粮不亏本、卖粮不困难,促进粮㊣食价格由市场形成、有效反映市场供求,使种粮农民在政策保本托底的同时,通过种好粮、卖好价,实现优质优价,提高种粮效益和收入。国家此次发布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方案,坚持了保成本兜底线的政策定位,对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方面,有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、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。当前小麦最低收购价与全国平均生产成本基本相当,总体上可起到保成本、兜底线作用,能够消除农民粮价下跌亏本、种出来卖不掉的顾虑,让农民吃上种粮“定心丸”。此次国家公布今后两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✅上调0.01元,释放了重农抓粮、稳产保供的积极信号。
另一✅方面,突出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政策导向。近几年国家逐㊣步完善最低收购㊣价政策,基本实现常态下政策不启动或少启动,使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,粮食市场活力显著增强。今年新麦上市初期,个别地区收购价已接近最低收购价水平。预计明后两年小麦供需将继续保持宽松态势,价格仍有下行压力。若最低收㊣购价✅上调幅度较大,有可能引发政策大范围启动,出现库存高企、市场活力弱化的现象。小幅上调最低收购价,与调节储备等措施协同发力,既能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,也能够发挥市场化收购的主导作用,为市场价格调整留出空间。
此次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方案,将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由每年一定调整为一定两年,既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的内在要求,也是应对国内外粮食市场新形势新变✅化、强化政策稳预期效能的重要举措。
适当延长定价周期,是稳定市场预期的基本要求。保持农业支持政策相对稳定、一定㊣数年不变,是美国、欧盟、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稳定农民政策预期的通行做法。我国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,比如棉花目标价格由最初的一定一年,改为目前的一定三年,有效促进了棉农种植积极性,实现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。最低收购㊣价作为农㊣民种粮的“定心丸”,适当延㊣长定价周期,有利于稳定农民特别是规模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预期,引导稳定粮食种植计划,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。同时,有利于引导粮食贸易商和加工企业的市场预期。对于土地流转价格与最低收购价直接挂钩的部分地区,有利于引导土地流转价格合理形成,促进土地流转租金保持基本稳定,防止土地流转价格大幅波动明显抬升种粮成本。
目前,延长定价周期也已具备较好的时机和条件。前期由于土地流转✅租金、化肥等主要成本费用年际波动较大,因此最低收购价水平一年一定、逐年调整。根据国家发改委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数据,近几年主产区种粮成本费用呈企稳态势,小麦、水稻亩均种植成本近几年基本持平,且按照《决定》部署,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㊣机制、化肥等农资保供稳价机制将逐步完善,今后种粮成本将保持基本稳定,调整最低㊣收购价定价周期的时机和条件已基本成熟。在定价周期内,如生产成本发✅生显著变化,可按程序㊣另行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,牢牢守住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的底线版)